这是一个最常见的误区,也是阻碍许多人寻求帮助的第一道坎。
安宁疗护(Palliative Care),也常被称为“缓和医疗”或“临终关怀”,它并非“放弃治疗”,而是 “转变治疗的目标”。
传统治疗的目标是“治愈疾病”,尽力延长生命。
安宁疗护的目标是“提升生活质量”,专注于缓解疼痛、控制其他不适症状,并处理患者在心理、精神和社会层面上的痛苦。
简单来说,安宁疗护不是让生命等来最后的终点,而是让生命的最后一程,成为一段被爱、被尊重、被温柔以待的旅程。 它关注的是“人”,而不仅仅是“病”。
世界卫生组织(WHO)早已提出:“安宁疗护是全民健康覆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” 这意味着:
它不应是少数人的“特权”,而是每一位面临生命末期的人,无论年龄、性别、贫富、病种,都应平等享有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权利。
“实现承诺,全民享有”,正是我们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——打破认知壁垒,完善服务体系,让需要的人能“找得到、用得上、付得起”。
安宁疗护服务于所有患有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,例如癌症晚期、终末期心、肺、肾、肝病患者,老年患者以及渐冻人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。
开始的时机,并非“只剩最后几天”。
当患者可能因严重疾病而经历痛苦症状时,越早介入安宁疗护,越能及时改善生活质量。它可以与治愈性治疗同时进行。
一个完整的安宁疗护团队,通常由医生、护士、护理员、营养师、心理师、社工、志愿者等共同组成,提供“全人、全家、全程、全队”的“四全”照顾。
专业处理疼痛、呼吸困难、恶心、腹胀等难以忍受的症状。
疏导患者与家属的恐惧、焦虑、抑郁情绪,帮助他们平静面对。
尊重患者的信仰,探讨生命的意义,寻求心灵的安宁与和解。
协助处理家庭关系、遗嘱、身后事等实际问题,减轻现实压力。
它照顾的,不仅是患者,也包括疲惫的家属,给予他们支持和力量,陪伴他们走过哀伤。
“全民享有”不是一个口号,它需要你我的共同认识和行动。
请转发这篇推文,让更多人了解安宁疗护的真正含义。打破“谈死色变”的禁忌,在家庭讨论中,提前与家人沟通自己的意愿。
请勇敢地提出您的需求。在就医时,可以主动向医生询问:“我们是否可以申请安宁疗护服务?”
支持并关注本地安宁疗护机构的发展,推动相关政策与保险的覆盖,让这项服务更加可及。
生命的价值,不只在于其长度,更在于其宽度与温度。
安宁疗护,是为生命终点画上的一个温柔句点,它关乎爱,关乎尊严,关乎我们如何对待每一个珍贵的生命。
让我们携手,让这份生命的安宁,成为每个人都能享有的承诺。